3月中旬以來,鄭棉各合約接連大幅跳水,主力CF2005合約兵不血刃地直下10500元/噸關口,創(chuàng)2009年6月1日以來新低。不足兩周時間,鄭棉下挫2385點,跌幅達到19%。盡管棉花貿易商、棉企通過持續(xù)上調基差,減弱ICE期棉、鄭棉下跌對現(xiàn)貨沖擊,仍對疆內外未套保或套保比較低的棉企造成很大壓力。
從棉企基差報價看,3月24日河南、山東等內地庫“雙29”南疆手摘棉報價11300-11400元/噸(基差報價,下同)、“雙28”機采棉報價10700-10800元/噸,整體高于疆內監(jiān)管庫報價300-400元/噸(疆內庫3128B機采棉報價與CF2005合約價格逐漸靠近)。
受近期鐵路、公路運輸費用較大幅下調影響,疆內皮棉價差收窄。另外棉紡織企業(yè)加大對2018/19、2019/20年度倉單采購力度,內地庫新疆棉現(xiàn)貨除點價外,成交起色不大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截至3月23日鄭棉倉單+有效預報合計156.1萬噸,較2月下旬高點減少近15萬噸。
針對鄭棉跌破10000元/噸關口,疆內棉企大多采取不報價、不銷售、抓緊移庫的策略,一是目前現(xiàn)貨價格與皮棉綜合成本倒掛超2500元/噸(機采棉);二是公鐵運輸費用大幅下滑,棉花移庫占壓資金減少;三是疆內監(jiān)管庫、交割庫棉滿為患,銷售壓力突出;四是積極采取質押融資等方式緩解還貸壓力。